近日,2025年安徽省30項民生實事目標下達,法律援助作為一項重要的民生實事,能夠高質(zhì)量組織實施困難群眾法律援助,為受援人提供符合標準的法律援助服務,是政府能為困難群眾所做的一項重要利民之事。
要把惠民生的事辦實。讓困難群眾得到實惠,關鍵在一個“實”字。群眾的需求都是具體的,做群眾工作來不得半點虛假。郎溪縣司法局依照省廳市局要求定期開展“法援惠民生”專項月活動,盡可能讓法律援助的知曉率大幅提升;面對行動不便的困難群眾,該縣法援中心攜擬承辦律師上門辦理,盡可能減輕困難群眾的負擔;面對群眾咨詢起訴時效性價比不高的案件,該縣法援中心結合具體案件,聯(lián)系其去相關部門調(diào)解…不怕苦、不怕難,認準了的民生實事,就要鉚足勁干,一件一件抓落實,一年一年接著干,真正把實事辦實,讓群眾得實惠。2025年截至目前,該縣司法局已接待咨詢422人次,受理法律援助案件108件,涵蓋請求支付勞動報酬、工傷事故、交通事故等各類民事、刑事、行政案件。
要把暖民心的事辦細。“盡小者大,慎微者著”,幫老百姓解答一項政策、化解一次矛盾糾紛,都是小事,卻是讓群眾暖心的實事好事。暖民心的事如果辦得粗枝大葉,就達不到預期效果。困難群眾來申請法律援助時,絕大多數(shù)人群文化程度不高、案件起訴證據(jù)不夠充分,民生實事瑣事多,值班律師接待時,時刻需保持耐心、韌勁,凡事深想,將問題分級分類,把工作做細、做扎實層、細想一層、多走一步,才能一項一項化解,盡可能讓訴訟案件勝訴率高。2025年截至目前,該縣法援中心已接待咨詢老年、殘疾人群40余人次,為其辦理法律援助案件23件,已回訪民事案件44件,受援人滿意度均為100%。
要把順民意的事辦好。“政之所興在順民心,政之所廢在逆民心?!比诵氖亲畲蟮恼?。制定事關民生的政策不能閉門造車、想當然、拍腦袋,而要思考群眾是否真的需要、有沒有更好的解決辦法。在面對困難群眾來申請撫養(yǎng)費、贍養(yǎng)費、離婚糾紛等家庭婚姻的民事法律援助時,該縣法援中心會通過法律援助聯(lián)絡點的聯(lián)絡員了解群眾真正的訴求,把準訴求的關節(jié)點、要害處,盡可能在案件訴訟前化解群眾矛盾,將矛盾化解于初始階段,如此才能回應好困難群眾的所思所盼,法律援助才能更有針對性、更接地氣、更順民意。今年截至目前,該中心共受理指派農(nóng)民工討薪案件64件,涉及農(nóng)民工70余人,涉案標的達144萬余元。
“千頭萬緒的事,說到底是千家萬戶的事?!崩上h司法局始終以法律援助這一民生實事為依托,對廣大困難群眾提供高質(zhì)量的法律援助服務,凡事多站在困難群眾角度思考問題,化解困難群眾急難愁盼的問題,努力把工作做到困難群眾心坎上,不斷增強困難群眾獲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。
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
政務微信
政務微博